開放后的第一波新冠,來勢洶洶,打得免疫系統措手不及。由于新冠病毒會導致肺部感染,從而降低血氧含量,因而血氧飽和度可作為重癥的預警指標之一。而身體機能本就弱化的老年人,對缺氧反應遲鈍,沉默性缺氧成了頭號公敵。市面上血氧儀供不應求,于是人們紛紛把目光鎖定到同樣能顯示血氧參數的智能手環(表)上,智能手環(表)能作為測量血氧的可替代物嗎?
總而言之,大多數的智能手環(表)并未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,其血氧數據不具備臨床參考性。查閱多家智能手環(表)品牌方的網站或者店鋪申明會發現,基本上有明確表述其智能穿戴設備非醫療器械,不做醫療目的(包含自我診斷或咨詢醫生),僅用作一般健身及健康用途。
常見的家用指尖血氧儀與智能手表上的血氧檢測功能原理相似,都是通過紅光和紅外線模組來照射血紅蛋白,測量出反射率,最終結合算法來判斷得出血氧飽和度。
可靠性差異:產品的穿戴方式、使用環境、運動干擾等會對測試精度有影響。
比如指夾式血氧儀的檢測接觸部位是半透明的指甲,透光性好,并且直接夾在指尖,光線強度大,佩戴不易松脫,精度相對較高,誤差相對較小。而手表、手環的檢測部位是手腕,此處皮膚更厚,在透光性上更弱,血紅蛋白含量也更低。表帶松緊、手臂毛發濃密程度、紋身、傷疤等也有可能影響光線,最終影響檢測數據的準確性。
產品差異:軟硬件以及生產工藝差異
不同廠家信號處理算法、光學硬件檢測電路存在差異,會對精度產生影響。
對于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可穿戴智能手環(表),其獲得醫療器械注冊的產品還未涉及血氧監測功能。在專業醫療器械以及智能可穿戴產品之間,中檢華通威希望消費者能正確掌握兩者的差異,明確兩者購買后的使用意圖,做到心里有底。同時呼吁大家,在醫療資源緊張的當下,輔助醫療器械也是實現按需就醫、理性就醫的重要途徑,不盲目、不跟風,把有限的醫療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,做好自己,不給社會添亂,給別人生機,成為自己的英雄。
轉載注明:http://www.rkdu.cn/